慎言上访者是缠访闹访------郭宇宽
2010-02-02 00:00:00 来源:国纲私房维权网 浏览:5030次
2002年前后,我刚做记者,那时候的报纸上常有这样的标题“撒泼打滚不灵了,××法院狠拔钉子户”,给人感觉就是一帮坏人为了个人利益,胡搅蛮缠和政府作对。那时候北京二环左右一个四合院要拆迁,名义是“危房改造”,强制性地只给两三万块钱的安置费,把人搬到五环外的房子住去,这块地皮转手一拍卖,每平米就是两万多。人家当然不乐意了,不搬就给扣个“钉子户”的帽子,按照政策给你们家“危房改造”,你还不同意,那不是无理取闹么?于是拆迁公司、警察出动,强制执行,这样“撒泼打滚”当然是不值得同情的。一些被拆迁的家庭受到这样的委屈,Zfen的,跳河的都不鲜见。
这种现象社会学里有专门的研究,德国社会学家艾力亚斯,在研究胡格诺教徒的时候注意到这一现象,把它称作“污名化”。这个现象体现了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强势的团体或者势力可以单向地给弱势的一方“命名”,而且这种命名有对人格的侮辱性含义。而强势的一方可以利用权力,使这种命名被不断强化,最后固化,使被压制的群体被社会贴上标签,形成无法摆脱的刻板印象,而掩盖其具体诉求和其他特征。比如当时法国天主教徒对法国加尔文宗新教徒的蔑称,有“嘿,你这拉帮结伙者”、“你这外来户”,一个宗教团体,确实说拉帮结派也没错;加尔文教派兴起在日内瓦,所以说是外来户也有道理。总之这都是让人家有口莫辩的。
前段时间参加一个研讨会,听一位专家嘴里蹦出两个词——— “缠访”、“闹访”,大意是上访群众是值得同情的,但同时对“一小部分”“缠访”、“闹访”的要依法给予惩处。这两个词语,让我不寒而栗,因为我曾经很熟悉,过去采访的时候,经常听到基层的一些干部把到北京上访申冤的访民称作“缠访户”。
你一想也很好理解,这些花这么多时间精力甚至倾家荡产跑到北京来上访的人,很多以捡垃圾为生,严寒酷暑在铁道边,地道下过夜,饥寒交迫地在各个信访部门之间奔波,要下多大的决心。他们常常都是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有几个不是被逼的?在他们下这么大决心之前,肯定已经穷尽了在当地协商解决问题的全部途径。他们最后的希望就寄托在从上级政府能找到“青天大老爷”,替他们申冤、做主。他们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甚至没有文化,他们所有的就是他们的坚忍和耐心。 在我的调查报告 《悲愤的朝圣之路——— 上访者群体调查及对造成上访的制度文化土壤的思考》一文中,曾经分析上访是一条不归路,因为访民一旦选择越级上访,就是在宣誓和当地基层官员撕破脸皮,甚至要和当地的势力鱼死网破。所以他们即使一遍又一遍地找上级领导“讨个说法”都没有效果也不会放弃的,甚至他们最绝望的时候也怀着幻想——— 这样来说有哪个上访者不是在“缠访”呢? 美国学者詹姆斯斯科特有一本著作 《弱者的武器》用来描述这些上访者的状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这些上访者都是无权无势的弱者,他们手无寸铁,却为什么常常让地方政府的官员紧张得要死,就是因为这些弱者反抗的方式,更加触目惊心,我知道的上访者会写血书,会披上冤衣,会在烈日雨雪中长跪不起,他们这样做就是一个信念,他们觉得自己是冤枉的,自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他们作为一个弱者,希望唤起这个体制的同情。他们不会穿上和省会首都形象相吻合的西装革履,到信访办门口,彬彬有礼地提交一份材料,然后回家耐心地等待消息。于是这又可以被扣上一顶“闹访”帽子。 几年前我曾经废寝忘食地关注过上访问题,看到的,听到的实在太多了,到现在对上访我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人的心理有自我防卫机制,是不可能总让自己心头流血的,我能安慰自己的是,我一个迂腐的书呆子,还是少说些好,说出口的也都是废话。但当听到有人把上访者形容作“缠访”、“闹访”这样的说法,我神经能承受的底线还是被强烈刺激。 [2010-2-1]
留 言 人: |
匿名 |
留言内容: |
欠债不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拖得越久,则债台堆得越高。 [2010-2-5] |
留 言 人: |
匿名 |
留言内容: |
第 14 期武汉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市国土房产驻京工作专班圆满完成遏制进京非正常上访任务 全国“两会”期间,全市国土房产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和涂勇副书记的批示精神,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干部职工上下齐努力,驻京工作专班不畏艰辛,坚决守住了北京最后一道防线,在北京敏感地带拦截、劝返了上访群众两批6人次,最终实现了进京非正常上访为零的目标。对此,市委涂勇副书记对我局在全国“两会”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表示了肯定,市维稳办还以简报的形式在全市对我局进行了通报表扬。此项工作的主要做法是:一、领导重视,具体部署周玉珍局长多次做出批示,提出具体要求,分管领导朱志强副局长多次召集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布置各项具体工作,阎磊副局长负责接待解私上访群体,朱顺喜副巡视员召集各区国土分局研究落实拆迁维稳工作,同时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研究分析当前稳定工作重点,成立了全国“两会”期间接待劝返工作专班:由周玉珍局长任组长,朱志强副局长、阎磊副局长、朱顺喜副巡视员任副组长,信访处、耕保处、拆迁处、地籍产权处、财务处、江岸区、江汉区、桥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房产局主要负责人任组员。同时各单位、各部门将此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将思想统一到稳定的大局中来,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各级领导大员上阵,工作靠前,积极、主动落实全国“两会”期间信访维稳任务。3月4日,周玉珍局长亲自进京看望驻京劝返工作专班人员,并召开现场会,布置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要求他们一定要做好遏制进京非正常上访工作,不要给全国“两会”添麻烦。3月12日,朱志强副局长又亲临一线到北京督导,研究部署工作。要求专班人员不辱使命,确保工作扎实有效,确保非正常上访为零。领导的重视和关心,进一步激发了驻京工作人员的热情,增强了做好维稳工作的决心。二、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根据京办的安排,主要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周边的巡视接访。我局驻京工作专班人员服从市驻京办的统一指挥,针对“落私”上访人员的特点,将专班人员分为三组,一组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值守,一组在火车站负责察控来京人员,一组在天安门和人民大会堂周围进行巡视。采取点多、线长、面广的方式进行全面掌控,充分做到早发现、早带离、早控制,预有情况,及时通报,及时果断处理。3月4日,值班人员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时查找发现了江玉云、陈青云、张国强、易娟等四名上访人员,3月6日,专班人员又查找到并成功对李翠荣和刘敦琴,专班人员立即上前接访,并及时与京办和相关区的专班人员取得联系,采取果断的措施将人员进行了稳控,通过努力的工作,及时将六名上访人员劝返回汉。三、吃苦耐劳、勤奋工作驻京的7名工作人员,分别来自我局系统各区的不同单位,大家团结一心、服从指挥、忠于职守、吃苦耐劳,牢记各级领导的重托,每日顶着寒风值守在工作岗位上,无一人因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而叫苦叫累。因天气和劳累的原因张国安副处长和桥口区的刘勤同志得了感冒,但他们带病坚持上岗,从未因此而影响工作;武昌区的张怀洲同志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但他坚持站好每一班岗,对待工作任劳任怨;汉阳区的万小黔也是一名老同志,对待工作热情主动,吃苦耐劳,两位老同志为大家做出了积极的表率,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江岸区的胡际军、江汉区的杨丹威和市局的孙延彬三名同志在工作中更是勇挑重担,每日繁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由于专班人员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得力的措施,为全国“两会”期间的“零登记”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得到了市驻京办的高度称赞。 抄送:局各位领导。 主送:各区房产局。武汉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办公室 2009年3月27日印发 共印35份 [2010-2-3] |
留 言 人: |
匿名 |
留言内容: |
为了讨回我的汉正街门面房.我苦苦上访了卅年!文革产!无偿接管!第一次强行收购每平方米5元.1985年第二次桥房集团公司打着国家名义收购.都不认我房主,不给一分钱给我!天大奇冤!法院打官司不受理.桥房局在过堂时承认:1案件特殊2我们有错!法院不主持公道推给桥房局解决!天下那有如此道理:将苦主的案子交给犯案者解决.我们上访者现在的行动必须接受居委会的监控,我们找谁说理?郭宇宽先生的文章太好了,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我们的心头在流血!汉正街的门面被掠夺无论落在谁的头上,都会有刻骨铭心的痛!感谢郭先生关心我们! [2010-2-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