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有不少声音值得我们去听。5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的评论部文章。文章说,那些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焦的热点事件,只是“冰山的一角”,海面之下这些体量更大的冰块,才是让冰尖浮出水面的庞大基石,也才是决定社会心态的“潜意识”、“核心层”。文章认为,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的应尽之责。读者普遍反映,最近一个时期,这些以“人民日报评论部”名义发表的系列评论有“人”味,为“民”言;接“地气”,达“天听”。作为这一系列评论的收官之作,《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同样立意深远、高屋建瓴,而“沉没的声音”之说更是让“人微言轻”的底层民众感到欣慰。网友“盛大林”还分析说:“何谓‘沉没的声音’?一是那些被声场淹没的声音,一是那些‘说了也白说’的声音。一言以蔽之,就是‘无效的表达’。的确,‘沉没的声音’只是‘冰山的一角’,因为为网络关注、被媒体聚集的热点必定是极少数。如果那些无效的表达都能被倾听并得到回应,老百姓何须带上铺盖卷、排队三天等待领导公开接访?打官司的人又何须带着炸药包到法院以求得到舆论的关注?诚如那篇评论所言,‘沉没的声音’如果得不到倾听和回应,就有可能导致矛盾的激化,甚至演变成‘爆炸的声音’。就在笔者撰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江西省抚州市检察院、临川区政府大楼和区药监局大楼接连发生爆炸,原因是一农民对其正在审理中的案件不满———如果他的‘声音’没有“‘沉没’或者被‘打捞’了上来,爆炸可能就不会发生。”
“沉默的声音”不只是表现在上访者群体里,更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去年11月,一起人伦悲剧发生在东莞市寮步镇西溪村。母亲韩群凤亲手溺死了自己的脑瘫双胞胎儿子,并在溺毙双子后服毒自尽。结果,儿子死了,她自己却被医生救活。近日,检察机关对韩群凤涉嫌故意杀人案提起公诉,包括其丈夫、朋友、村邻在内的1000多人签名为韩群凤求情。网友“小象无形”为此感慨:“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环,社会救济的作用,说白了就是由社会分担个体的苦难和重负,从而减轻个体的生存压力。具体到韩群凤溺死脑瘫双生儿一事,如果社会救济制度能完善到替韩群凤养育双子或者充分分担其抚养压力的话,这位母亲断然不会绝望到亲手溺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伦理,无法独立于制度之外,制度缺位乃至付之阙如,会加剧伦理的沦丧;而制度的完善,则会彰显人伦温情。避免母亲溺死脑瘫双生儿这样的悲剧,还需要从完善社会救济之类的制度环节做起。”而在这周,53岁的重庆农妇吴元碧因病无钱手术,赌命挥刀自剖放出腹部积水,同样让我们痛心不已。幸运的是,她剖腹自医的事件被有良知的媒体披露后,立刻引来无数的关心者,特别是医院和政府的关心,使之很快得到了救助,脱离了危险。然而,又有多少人有她这种幸运呢?网友“曾颖”写道:“媒体报道———领导重视———职能部门积极行动——— 问题得到解决——— 这样的机制缺陷就在于领导和媒体都有自己的专门属性,不可能对多数常态的病痛与苦难全方位做出反应,里面有撞大运的成分。这样的后果,便是一些遇到巨大困难的人变着花样,努力将自己的困境变得有新闻性。我们的社会应急救助机制,能否更便捷地直达最需要的人群?像110或120那样,能够通过995之类的热线,直接与民政救助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取得联系,得到他们从资金到政策咨询到具体求助的操作手段,以及与善心人士取得安全稳妥的联络,而无须撞大运式的去等待从天上降下的‘福’或干脆以极端‘祸’的方式,去求得所谓的‘福’。两条鱼在干涸的河道上相互吐泡沫式的救助固然感人,但我相信,包括他们在内,所有的人不会乐于去看这样的感动。倒更宁愿看到它们都在清盈的水波中,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是啊,“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两千多年的《庄子·大宗师》其实就已经道出“顺道文化”和“自由哲学”的奥秘。可惜的是,有些人的灵魂既聋又哑,似乎已听不到这一声音。
其他看点还有:陕西省洋县因资金紧张要求廉租房租户必须一次性缴纳30年租金,网友挖苦说:“保障房不是挤一挤就能硕大无比的‘黄金甲乳房’”华中国际车展上,车模展示火辣身材,有人却趁机“揩油”,网友调侃:“车展要是不出点龌龊的事情,就不能证明车展的成功。”四川丹棱县一副局长“因公喝酒”免送检方,网友调侃:“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更平等。”
□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