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热点新闻房屋拆迁落私动态政策规定国家法律私房维权问与答留言相关知识涉法案件维权日志本站原创回忆录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商业公司欲承接驻京办业务 称利润空间大 |
商业公司欲承接驻京办业务 称利润空间大2010-11-20 07:23:58 来源:国纲私房维权网 浏览:1970次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制图:杨佳 南方日报11月19日报道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全国5000家县级驻京办算,一年能拉动各项消费数额在200亿元左右。巨大的商机让京城嗅觉灵敏者跃跃欲试,各类公司和机构都想通过委托代理等方式承接驻京办此前的业务,分抢这块“后驻京办时代”的市场蛋糕。 “住房开销60亿元、车辆费用20亿元、交通住宿20亿、发布会费用15亿元等等,全部加起来,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业内人士说,如果能承接驻京办在京城的原有业务,即使对方不再购买新的房产,也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从驻京办市场化发展的过程来看,代理模式是必然要形成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许要等很多年。 当前,地方政府还很难接受企业代理驻京业务的模式,体制问题决定对接政府是公务行为。然而地方政府人士害怕承担风险,不敢贸然尝试,虽然这样的模式在国外很流行。 伴随着县级驻京办的撤销风波,在历经10个月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11月9日宣布:目前驻京办清理撤销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撤销625家。这是继今年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后,官方对于“撤办”成果的首次公布。 县级驻京办虽然撤了,但驻京办原来承担的部分职能还会保留下来,这部分职能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人明确提出,要明确驻京办事机构的职能定位,驻京办事机构要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承接驻京办业务,利润空间很大 这次驻京办整顿过后,最大的热点莫过于驻京办留下了什么。 昨日,熟知驻京办情况的《驻京资讯》报社社长李罡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以全国5000家县级驻京办计算,驻京办一年能拉动各项消费在200亿元左右。 截至2010年7月底,各地政府及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共有971家,其中省级政府(包括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经济特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50家,地市级政府驻京办事机构304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驻京办事机构189家,县、市(县级市)、旗、市辖区政府驻京办事机构374家,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的驻京办事机构54家。其他未登记备案的“黑户”驻京办数量就更无法统计了。 “如果县级驻京办在北京买一套150平方米的三居室做办公室,即使在房价大涨之前买,起码也要200万元。就算只是一大半驻京办在北京买房(实际上有的驻京办还不止买一套),按3000家来算,也超过60亿元了。”李罡掰着手指说。 “住房开销60亿元、车辆费用20亿元、交通住宿20亿、发布会费用15亿元等等,全部加起来,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李罡说,如果能承接各驻京办在京城的原有业务,即使对方不再购买新的房产,也有很大的利润空间。 “模拟驻京办”没谈成一笔业务 在“后驻京办时代”这块蛋糕端上桌以前,王军(化名)所在的公司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王军是北京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职员,一直在负责一个名为“模拟驻京办”的项目。据他说,这个项目在今年初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下达“撤办令”以前就开始酝酿,当时觉得这个想法顺应形势,和目标人群的需求严丝合缝,肯定没问题。 “模拟驻京办能省心省力省钱,不用聘任固定工作人员,不用在京高价租房办公,不用支出高昂的差旅费,就能代理驻京办在首都办的大小事情。”这就是模拟驻京办的口号,也是广告语。 在王军看来,驻京办业务将日趋市场化是个不争的事实。“目前北京五环内的房价都已经涨到2万元以上,假若想独立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0万元只够支付一年房租(100平方米内),加上其他综合费用,年开支最少会在30万元左右。”王军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王军认为,采用“模拟驻京办”方案,一下子就可以为单位节省最少一半以上开支,而且吃住行及旅行办公,在京会议或是促销活动等从此全部不用犯愁,由公司办妥。 对于这个“金点子”,王军所在的公司投入了大量精力。他们甚至制作了详细的计划书。可距离王军公司想出“模拟驻京办”的点子已过去整整一年,他们一单业务也没有谈成。 “从11月9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宣布撤销625家驻京办开始,我们就觉得模拟驻京办的项目泡汤了。如果驻京办都撤走了,还没有谈成一笔业务,那不就等于没戏了吗?”王军在谈话中,几次提到“没戏”、“泡汤”这样的词。 “我们给很多县级驻京办所在地的政府办公室、招商局都发送了模拟驻京办方案,但至今为止,没有一家成为我们的会员。”王军叹了一口气。对这个结果,王军自我总结:其实政府机构不委托我们公司办事是很正常的。首先,我们要求先付费再办事,然而在取消县级驻京办后,当地政府在财政预算这一块肯定得取消驻京办这笔费用,从账面上就不可能多出一分钱来。另外,驻京办设立的意义可能更多在于经营人脉关系,现在让他们的思路从行政行为一下子转为市场行为,相信不一定能转过这个弯。 “觊觎后驻京办时代这块市场大蛋糕的公司并不在少数,网上很多类似的项目,也有其他公司在做,但是推行下去真的很难,可能是我们的理念太超前了。”王军说。 抢蛋糕也分“体制内外” 李罡告诉记者,“模拟驻京办”无法推行的情况可以预料,最关键的还是体制问题和市场化的冲突。 “当前,地方政府还很难接受企业代理驻京业务的模式,体制问题决定对接政府是公务行为。然而地方政府人士害怕承担风险,不敢贸然尝试。虽然这样的模式在国外很流行,但这完全取决于国外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李罡告诉记者,从驻京办市场化发展的过程来看,代理模式是必然要形成的,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许要等很多年。 “另外,这些文化传媒公司想代理驻京机构的业务还缺乏很多基础,比如人脉资源和相关实施标准。他们一时间也不能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缺乏全方位服务的能力。”李罡说。 和“体制外”的公司不同,由于李罡所在的《驻京资讯》是由有关机构和诸多驻京机构发起成立的,所以当他们向这块“后驻京办时代”的蛋糕出手时,就顺利得多。 据李罡介绍,他们创建邸讯网的想法并不晚于“模拟驻京办”。 “邸是驻京机构的简称,邸讯网主要报道驻京机构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动态。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驻京书画院、驻京机构俱乐部、驻京机构服务中心、驻京资讯报社理事会等相关分支。”李罡说。 “驻京机构服务中心在合适的时机正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李罡分析说,正是由于部分驻京机构的撤离,驻京机构后续工作的无法连接,导致其职能必须进行商业化市场化运作。 据了解,这个驻京机构服务中心针对地方政府需要在北京开展的活动,推出机场贵宾接送服务、地方劳务人才输出服务、推广地方特色特产服务、招商引资经济协作服务、项目策划会议会展服务等一系列业务。 “近期首都机场下属专门负责运营贵宾室的空港驿城已授权我们开展贵宾接待的发卡业务。每年驻京机构接待领导是主要的职能和任务,现在通过市场化的途径能把驻京办职能有效剥离出来。”李罡告诉记者。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
关 于 我 们 - 联 系 我 们 |
联系邮箱:lengming@126.com
1638754094 维权咨询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chinahouse12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