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 请您留言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热点新闻房屋拆迁落私动态政策规定国家法律私房维权问与答留言相关知识涉法案件维权日志本站原创回忆录 |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新闻 >> “王朝案”重审为何仍不能令人信服 |
“王朝案”重审为何仍不能令人信服2011-09-14 06:30:18 来源:千龙网 作者:蔡方华 浏览:1954次
没有人知道那个名叫王朝的年轻人究竟是否真的抢劫了,也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司法机关付出的代价能以何种方式挽回。真相或许还在路上,公正与正义也还是一种期待。 9月9日凌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河北保定“王朝抢劫案”重审有了结果,保定市北市区法院判决公诉机关指控王朝犯有抢劫罪的罪名成立,判处王朝有期徒刑13年。这与王朝案在一审时的刑期相同。这就意味着,“王朝抢劫案”在受到公众强烈关注、并经过多次审判之后,仍然维持了最初的结论。 “王朝抢劫案”发生在2006年8月,之所以数年后被发回重审,与一位叫做李刚的“名人”有关。李刚之子李启铭驾车撞死大学生之后,身为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的李刚成了广受诟病的“公众人物”。于是,当一桩抢劫案的犯人指控李刚刑讯逼供制造假案时,自然引起了舆论的注意。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高院指出“王朝抢劫案”存在14个疑点,让这起本已定夺的罪案重新进入了审理程序。 “王朝抢劫案”存在诸多疑点,这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已有过详细的讲述。法院在重审中对这些疑问有所澄清,但人们对判决的疑虑反而加深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比如说,公诉人承认此前审理中公诉方提供的证据存在36处“瑕疵”。这些有问题的证据虽然名之曰“瑕疵“,但谬误之严重,其实足以让整个案件处于极为可疑的境地。而就是在这些错误证据的基础上,法院曾经判决王朝有罪,其后的再审又犯了程序错误的问题。也就是说,此前公检法机关所做的一系列侦查审判工作,基本上都是用错误垒成的。这样一起诡异的抢劫案,重审竟然还能维持原先的判决,也算得上是不可思议了。 如果跳开技术细节,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疑问。曾经有报道说,“王朝抢劫案”在前期审理过程中,主审法官本来持无罪的观点,并打算亲自核实有关证据,但就在这个过程中,主审法官突然换人了。这样的变动无关法律,似乎只与“观点”有关。那么,究竟是什么方面、依据什么样的动机对法官予以更换呢?这与法院在36处“瑕疵”上所做的两次判决又有什么关系?这不仅让人想到,案件背后或许有更复杂的因素。 而最重要的问题是,王朝在上诉中所提到的刑讯逼供问题,在重审中没有任何提及。刑讯逼供是此案引发公众关注的焦点,刑讯逼供是否存在,与该案审判的公正与否密切相关。侦办此案的公安机关如果确实存在刑讯逼供的问题,则不仅案件能否成立是个疑问,有关办案人员也应该受到法办。对这样一个利害攸关的问题,公诉机关的补充证据未有提及,法院重审也完全忽略。无论这种遮掩是出于何种考虑,它都必然会将重审置于一团迷雾之中。 还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案件重审尚未赢得社会的信服,有关部门的自我表扬却已经开始,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公开透明成亮点”,“难能可贵的坦诚与透明”,“高度负责和严格公正”等,这些说法虽然经当地媒体传达出来,却让人感到有关部门急于表功的倾向。要知道,司法公信力来自于案件办理的质量,而不是其他。如果司法机关真的做到了严格执法、公正审判,为何在多年来的审理中都没有发现36处“瑕疵”,直到该案被李刚牵扯出来,才发现浑身都是毛病呢?自我反省和严格检视还没有深入,刑讯逼供问题还被搁置,就已经高调赞扬重审的质量,这反映的恰恰是司法不自信。 一桩再普通不过的刑事案子,却被搞得如此扑朔迷离、一波三折,个中缘由实在颇费思量。而在这种不乏离奇的过程中,不仅当事人的命运被完全改变,公众对法律的信心也在悄然流失。这样的代价,让“王朝抢劫案”在司法实践中显得有几分沉重。没有人知道那个名叫王朝的年轻人究竟是否真的抢劫了,也没有人确切地知道,司法机关付出的代价能以何种方式挽回。真相或许还在路上,公正与正义也还是一种期待。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
|
关 于 我 们 - 联 系 我 们 |
联系邮箱:lengming@126.com
1638754094 维权咨询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chinahouse123.com/. |